Tuesday, April 14, 2009

書單

在整理房間發現一張紙躺在我的桌上
那是我當兵不長的時間之內認識的一個台大心理系的同學寫給我的書單(他只是隨手寫寫就這些了..)
當時還以為軍旅生涯漫長,可以花很多時間啃一啃這些書
沒想到變化很快
實用書籍還是佔去我大部分的時間
這些小品可能也只能等到未來有機會再慢慢看了
也順便分享給有興趣的人吧

小說:
陳映真 -- <山路> <將軍族> <萬商帝君>
袁哲生 -- <寂寞的遊戲> <秀才的手錶> <猴子> <羅漢池>
陳玉慧 -- <海神家族> <巴伐利亞的藍光>
朱天心 -- <古都>


散文:
楊照 -- <十年後的台灣> <問題年代> <我的廿一世紀>
簡媜 -- <夢遊書>

Monday, March 30, 2009

[轉錄] 新的野火,從哪裡開始?──寫給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 ---- 龍應台

我很難想像二十年前的大學生是如何在為理想在奮鬥,但是我能深刻感受到目前我身處的大學學習環境中確實如文章所說少了許多對於文化的尊重,對於商業傳播的莫名崇拜。

我並不對政治熱中,也不會想去衝撞這個體制,雖不否認野火集的確看得使我熱血沸騰,但我更重視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素養,尤其是對美的鑑賞及對經典傑作的認識。

的確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對於哲學藝術的著墨過少,連裝深度都懶了。賣弄得東西變成網路裏的人氣以及跟哪位藝人或是成功企業家的人脈關係。

不論是否支持文中的論點,從一個文化人的角度來評論這個世界,懷著浪漫主義批判政府,亦或用現實主義般的角度隨波逐流,每個人都可以依個性找到自己的定位。但此篇文章的確值得一讀,也提醒了我以過去的大學時光已失去了什麼樣的東西。

By Johnny
-------------------------------------------


網上「維基百科」是個驚人的創舉:任何人可以上網去把自己的見解和知識寫成辭條定義,任何人也可以去修訂前面那個傢伙所下的定義,然後等待被後面的人──如果他有更準確的訊息、更精闢的見解,將你推翻。也可能後面那一位是個罕見的「大說謊家」,篡奪解釋、顛覆是非,可是總有人起而反對。洛杉磯時報夠大膽,將自己的社論拿出來,歡迎讀者用「維基加注」的方式,對社論進行改寫。

「野火」二十年了。當年充滿理想,立志要改變社會的二十歲的人,今年四十歲,今天的你在哪裡?浪漫的理想主義仍舊是生命的動力?或者,它早已被平凡生活磨損和冷卻?或者,完全被懷疑和無所謂取代?

在二十年的漫遊途中,我曾經和幾個人偶遇:那深入部落為原住民孩子爭取權益的,那回到烏丘孤島去為窮鄉僻壤努力的,那起而行組織了全國環保運動的。。。台灣的文化底醞,很大一部份是在這些人的堅持和努力中累積了厚度。但是,是不是也有很多人,疲累不堪,被打敗了?被什麼打敗?

我們的上一代,受戰亂和貧窮之苦,期望我們這一代溫飽安定。我們這一代溫飽安定了,但是受威權統治之苦,期望下一代在沒有恐懼、沒有控制的自由環境中成長。

今天二十歲的人,當年才出生,也真的就在我們所努力、所祈求的環境中長大了,今天和我們站在一樣的高度上,眼睛與我們平視。我好奇,當年的「幼稚園大學」,現在是什麼?當年的大學生,在威權政體長期的控制和操弄下,往往遇事「淚眼汪汪」、「沒有意見」、「不知道」; 今天,在民主政治中成長的大學生,是不是多了很多「能思考」、「能判斷」、「有勇氣良知」呢? 或者說,二十年裡,價值翻轉到一個程度,所謂思考、判斷,所謂勇氣良知,都不再是一種值得追求的價值?

倒是我自己,在寫過「野火」二十年之後,世界看得愈多,困惑愈多,答案愈少。如果下面的文本攤開來請今天的大學生來「維基加注」,你會怎麼加呢?

今天的新瓶裝昨天的餿酒

譬如說,我承認民主讓我困惑。(是否觀察過、比較過,印度的民主、俄羅斯的民主、拉丁美洲的民主,跟台灣的民主比起來,如何?我們是更糟呢,還是不錯?)

民主以後,台北每年有跨年晚會,市政府廣場和總統府廣場,在一條街的兩頭,同時舉行。但是總統府和市政府分屬不同政黨主政,所以是一個較勁的局面。通常總統府錢多,場面也比較豪華。兩邊請的都是偶像流行歌手,而不是交響樂團或民族音樂或地方戲曲,因為,主政者鎖定吸引的「顧客」,是年輕人。

在威權時代,統治者有一套籠絡年輕人的方法。當年救國團每個寒暑假舉辦青年戰鬥營,設計種種「育樂」活動讓年輕人參加,同時將政治意識型態,像把糖置入咖啡一樣,溶入歌舞昇平、歡樂光明的活動裡,很輕易地就贏得青年人對執政者的好感、信賴和忠誠。在對統治者的「愛戴」裡,有很大一部份是真誠的。

威權被我們「打敗」了,民主了。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在廣場上搖晃手裡的金光閃閃,在青春洋溢的歌聲理,露出熱切而幸福的表情。當他們情緒裡的快樂和感恩激素漲到最高度時,政治人物上場了:他打扮成「超人」或「蝙蝠俠」,他穿著和年輕人一樣輕鬆而「酷」的服裝,講著和年輕人一樣俏皮的語言,做出年輕人熟悉做的手勢。當他湊進麥克風大聲說,「好不好──」,廣場上的群眾,一如他所期待的,響雷一樣地歡呼回應,「好──」。(你在場嗎?)

不管是燈節、耶誕節,不管是掛著什麼名目的文藝季,不管是北中南城市或鄉下,到處都是這樣的歌舞昇平、歡樂光明,而在舞台和燈光的後面,基本上是這樣的操作:該不該有藝文活動,不是看文化發展的內在需要,而是看政治人物的政治需要。他需要的是高曝光率,需要的是選民的好感、信賴和忠誠。於是從預算的編列到預算的使用,從晚會的時機地點到宣傳的文字調性,從圖騰的挑選到節目的設計,絲絲入扣,扣住的是如何行銷這個政治人物,累積選票。在太多的場合裡,所謂文化,所謂藝術,其實包裹在選舉的規劃裡,花的是公家的錢。

講得更白一點,如果專業告訴你,最迫切需要預算的是山區小學建立圖書館,或者中學藝術教育的深化,但是這些措施只能靠默默的投資、長期的耕耘,政治人物是不會去做的;一場一場聲光絢爛的晚會,一砸幾千萬,卻可以為他塑造形像,贏得選票。錢,就往那個方向流去。再加上民意代表懶惰,人民又不加思索,大家都成了政治人物的快樂消費者。

我看不出這種公器的私用、這種權力對人的操弄,和從前的威權政治有什麼本質的差別。反而,威權的統治者因為不需要選票考慮,他可能做長程投資和規劃,即使不討好;那需要靠四年一輪的選舉的執政者,卻往往選擇犧牲長期的利益來換取眼前的權宜。而每一任執政者都以最短距離的眼前的利益為利益,社會發展永遠像夜市裡的流動攤販、窪地裡的違章建築,急就章,而且品質拙劣。

(你是否思考過這種矛盾?就是說,好不容易得到了民主,但是我們所創出來的民主,是第幾流的品質?沒有人願意往回走的,可是,這往前走的路你看見嗎?)

在威權時代,所有的媒體都被統治者壟斷,報紙上從頭版到尾巴都是領袖的照片和言行,都是政府的英明作為。今天民主了,是的,聲音多元了,批判的言論激烈了,奇怪的是,為什麼仍然有整版整版的政府宣傳?

原來,從前靠的是行政命令,媒體配合報導,政令宣傳都以新聞的面貌出現。現在靠的是市場:媒體需要賺錢,政府就用納稅人的錢去買報紙版面或電視時段,於是政令宣傳再度以新聞的面貌出現。這就叫「置入性行銷」。民主是競爭的,但是誰執政,誰就花得起錢,購買媒體,購買知名度,購買政治資本。在野的反對者沒這個優勢,是活該。而在野反對者一旦得權,馬上佔盡資源。累積政治資本的錢,全是納稅公民的,而媒體,與他共謀。

我看不出這種公器的私用、這種權力對人的操弄,和從前的威權政治有什麼本質的差別。

知識份子、新聞記者、進步的大學生,在威權時代,對政府的壟斷和操縱曾經前仆後繼地批判、反抗,在今天,知識份子和記者卻成為政治人物的事業合夥人,進步大學生成為競選團隊。還不提財團與政權之間,綿密的曖昧互利。

這些都沒錯,因為在民主結構裡,知識份子、新聞記者、大學生,財團,都有自由的公民權利。可是,問題是,今天的新瓶裝了昨天的餿酒,那麼誰是新時代的反對者呢?

從威權到民主,不是從奴役到自由嗎?或者認為「奴役的反面是自由」,根本就是一個錯誤的認知?(不要告訴我,你八歲就知道了這個道理)

文學、知識和語言的敵人

著名的捷克作家克里瑪在十歲那一年就跟著父母住進了集中營, 在死亡的陰影、恐怖的環境裡成長。解放的那一天,監獄的柵欄被拆除,蘇聯紅軍和史達林的巨幅相片在他眼前出現,對劫後倖存的他,這代表了「善的力量」,即使在同一瞬間,他看見一個德國平民被槍殺,看見一個囚犯撲向一包地上的香菸而被坦克車碾過。被幸福感所充滿,他告訴自己,「我自由了」。(你又怎麼理解「自由」呢?沒有經過不自由的人,能不能理解自由?你認為自己自由嗎?你怎麼理解以薩克。柏林所說的消極和積極自由之間的差別?這個問題和你的個人生活有沒有關連?抽象觀念和你的具體生命,有沒有關連?)

一九四五年,納粹崩潰、蘇聯「解放」了捷克,他以為是自由的來臨,自由卻再度變成奴役,捷克陷入蘇聯的集權控制。一九九零年,蘇聯崩潰,自由似乎像無辜的鴿子一樣突然飛進窗戶,他卻已經不再天真。克里瑪回首煙塵歲月,試圖理解「自由」的含意,結論是,「很長時間後我才完全明白,常常不是善與惡之間的力量在戰鬥,而僅僅是兩個不同的惡,在為了控制世界而互相爭鬥。」自由,和權力的行使有關,而權力,克里瑪說,「權力是沒有靈魂的。它來源於沒有靈魂。它建立在沒有靈魂之上並從中吸取力量。」

他好像在講禿鷹如何依靠動物的屍體讓自己強壯。自由之於權力,是否猶如屍體之於禿鷹呢?(可以嗎?可以這樣比喻嗎?)

但是一九九零年代以後,腐蝕自由的「禿鷹」有一種流動的面貌,不容易辨認它的輪廓。 美國作家菲力普。羅斯逼問克里瑪,言詞鋒利:

。。。我要說的話或許會給你留下傲慢自大的印象──自由的富人在對自由的窮人告誡致富的危險。你為了某個東西奮鬥了許多年,某個你需要它就像需要空氣一樣的東西,而我要說的是,你為之奮鬥的空氣也有一點敗壞了。。。隨著捷克成為一個自由、民主的消費世界,你們作家會發現自己正被一些新的敵手所困擾,說來也奇怪,令人壓抑的、毫無生氣的集權主義曾保護過你們免受這些敵手的傷害。尤其使人不安的將是這樣一個敵手,它是文學、知識和語言的無所不能的首要敵人。。。這個敵手實際上使整個人類的語言都變得愚昧。我談的是商業廣告電視,它的一切都是庸俗淺薄的──不是由於一個愚蠢的國家檢察官所控制。。。而是由於其娛樂性幾乎所有人都愛看的大量陳腐乏味的電視節目。

你和你的作家同行們好容易才衝破共產集權主義的知識囚籠。歡迎來到「絕對娛樂世界」。你們不知道你們在在失去什麼,還是你們已經知道?

(你在台灣的現實裡是否看得見那「文學、知識和語言的無所不能的敵人」?或者,你能為這個「敵人」辯護?你拿羅斯的問題怎麼辦?)

讀到這裡,我把書闔上,暫且不看克里瑪怎麼對付這個問題,倒是先自問:二十年前寫「野火」時,我知不知道「我們在失去什麼」?我知不知道,我所追求的自由,會邀來另一種敵人,一種以庸俗淺薄為時尚、以「絕對娛樂」為目的,以行銷消費為最高指導原則的生活哲學?我是否知道,政治人物可能變成沒有靈魂而機關算盡的豪賭客,政治可能變成純粹的商品推銷術,政治理念可能被抽空,轉為權力鬥爭技巧學,知識份子,可能爭相以虛無為高尚,而群眾,可能比從前更。不。寬。容。我是否知道,新聞學的種種崇高理想可能變成一種令人難堪的諷刺,擺脫了威權之後,電視由虛假和童騃式的愚蠢統治?寫「野火」時,我是否知道,二十年後的大學生可能不再有「幼稚園大學」的天真幼稚,反倒是理直氣壯地嘲笑深刻、拒絕思想?(七十年代的大學生會把羅素、尼采的書夾在腋下走路,假裝「深刻」。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假裝」什麼?人們又是否誇大了新一代的「虛無」和「草莓」傾向?在這裡,我們可以討論所謂「後現代」和所謂「現代」的語意錯綜嗎?)

我得誠實地說,不,我沒有料到。事實上,不能呼吸、渴望空氣的人,你不能跟他說,「那空氣充滿雜質,是敗壞的,所以留在屋裡吧。」你就是不能這麼說。


Thursday, March 26, 2009

[轉錄] 社會生活中十二大著名定律

一、 馬太效應

二、 手錶定理

三、 不值得定律

四、 彼得原理

五、 零和遊戲原理

六、 華盛頓合作規律

七、 酒與污水定律

八、 水桶定律

九、 蘑菇管理

十、 奧卡姆剃刀定律

十一、 二八法則

十二、 錢的問題




一、馬太效應



《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

交給三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
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

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 0錠。」

於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

第二個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

於是國王例獎勵了他5座城邑。

第三個僕人報告說:

「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裡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

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一錠銀子也賞給第一個僕人,

並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這就是馬太效應。



看看我們周圍,就可以發現許多馬太效應的例子。

朋友多的人會借助頻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會一直孤獨下去。

這是個贏家通吃的社會,善用馬太效應,贏家就是你。



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馬太效應則告訴我們,要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

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的時候,

即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的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而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

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才能保證獲得較好的回報。





二、手錶定理



手錶定理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

而當他同時擁有兩隻表時卻無法確定。兩隻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

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你要做的就是選擇其中較信賴的一隻,盡力校準它,

並以此作為你的標準,聽從它的指引行事。

記住尼采的話:

「兄弟,如果你是幸運的,你只需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這樣,你過橋更容易些。」



如果每個人都「選擇你所愛,愛你所選擇」,無論成敗都可以心安理得。

然而,困擾很多人的是:他們被「兩隻表」弄得無所,心身交瘁,

不知自己該信仰哪一個,還有人在環境、他人的壓力下,

違心選擇了自己並不喜歡的道路,為此而鬱鬱終生,

即使取得了受人矚目的成就,也體會不到成功的快樂。



手錶定理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

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的管理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

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

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這個人無所適從。

手錶定理所指的另一層含義在於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挑選兩種不同的價值觀,

否則,你的行為將陷於混亂。





三、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這個定律似乎再簡單不過了,但它的重要性卻時時被人們疏忘。

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

往往會保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

不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這取決於三個因素。



1、價值觀。

關於價值觀我們已經談了很多,只有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事,

我們才會滿懷熱情去做。



2、個性和氣質。

一個人如果做一份與他的個性氣質完全背離的工作,他是很難做好的,

如一個好交往的人成了檔案員,或一個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現實的處境。

同樣一份工作,在不同的處境下去做,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雜跑腿的工作,

你很可能認為是不值得的,可是,

一旦你被提升為領班或部門經理,你就不會這樣認為了。



總結一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適合我們的個性與氣質,並能讓我們看到期望。

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備這三個因素,你就要考慮換一個更合適的工作,並努力做好它。



因此,對個人來說,應在多種可供選擇的奮鬥目標及價值觀中挑選一種,

然後為之而奮鬥。「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

才可能激發我們的奮鬥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對一個企業或組織來說,

則要很好地分析員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

如讓成就欲較強的職工單獨或牽頭來完成具有一定風險和難度的工作

並在其完成時給予定時的肯定和讚揚;

讓依附欲較強的職工更多地參加到某個團體中共同工作;

讓權力慾較強的職工擔任一個與之能力相適應的主管。

同時要加強員工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

這樣才能激發職工的熱情。





四、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在對組織中人員晉陞的相關現象

研究後得出的一個結論;在各種組織中,

由於習慣於對在某個等級上稱職的人員進行晉陞提拔,因而僱員總是趨向!

於晉陞到其不稱職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時也被稱為「向上爬」原理。

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名稱職的教授被提升為大學校長後無法勝任;

一個優秀的運動員被提升為主管體育的官員,而無所作為。

對一個組織而言,一旦組織中的相當部分人員被推到了其不稱職的級別,

就會造成組織的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導致平庸者出人頭地,發展停滯。

因此,這就要求改變單純的「根據貢獻決定晉陞」的企業員工晉陞機制,

不能因某個人在某一個崗位級別上幹得很出色,

就推斷此人一定能夠勝任更高一級的職務。

要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員選聘機制,客觀評價每一位職工的能力和水平,

將職工安排到其可以勝任的崗位。

不要把崗位晉陞當成對職工的主要獎勵方式,應建立更有效的獎勵機制,

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為獎勵手段。

有時將一名職工晉陞到一個其無法很好發揮才能的崗位,

不僅不是對職工的獎勵,反而使職工無法很好發揮才能,也給企業帶來損失。



對個人而言,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期待著不停地升職,

但不要將往上爬作為自己的惟一動力。

與其在一個無法完全勝任的崗位勉力支撐、無所適從,

還不如找一個自己能游刃有餘的崗位好好發揮自己的專長。



五、零和遊戲原理



當你看到兩位對弈者時,你就可以說他們正在玩「零和遊戲」。

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總會有一個贏,一個輸,如果我們把獲勝計算為得1 分,

而輸棋為-1分,那麼,這兩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這正是「零和遊戲」的基本內容:遊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

遊戲的總成績永遠是零。

零和遊戲原理之所以廣受關注,

主要是因為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發現與「零和遊戲」類似的局面,

勝利者的光榮後面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從個人到國家,

從政治到經濟,似乎無不驗證了世界正是一個巨大的「零和遊戲」場。

這種理論認為,世界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財富、資源、機遇都是有限的,

個別人、個別地區和個別國家財富的增加必然意味著對其他人、

其他地區和國家的掠奪,這是一個「邪惡進化論」式的弱肉強食的世界。



但20世紀人類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

經濟的高速增長、科技進步、全球化以及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之後,

「零和遊戲」觀念正逐漸被「雙贏」觀念所取代。

人們開始認識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

通過有效合作,皆大歡喜的結局是可能出現的。

但從「零和遊戲」走向「雙贏」,要求各方要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

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聰明,不要總想佔別人的小便宜,要遵守遊戲規則,

否則「雙贏」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現,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六、華盛頓合作規律。



華盛頓合作規律說的是:

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

多少有點類似於我們「三個和尚」的故事。

人與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簡單相加,而是要複雜和微妙得多。

在人與人的合作中,假定每個人的能力都為1 ,

那麼10個人的合作結果就有時比10大得多,有時甚至比1還要小。

因為人不是靜止的動物,而更像方向各異的能量,相推動時自然事半功倍,

相互牴觸時則一事無成。

我們傳統的管理理論中,對合作研究得並不多,最直觀的反映就是,

目前的大多數管理制度和行業都是致力於減少人力的無謂消耗,

而非利用組織提高人的效能。

換言之,不妨說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每個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內耗過多。

21世紀將是一個合作的時代,值得慶幸的是,

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真誠合作的重要性,正在努力學習合作。



邦尼人力定律:一個人一分鐘可以挖一個洞,六十個人一秒種卻挖不了一個洞。



合作是一個問題,如何合作也是一個問題。





七、酒與污水定律



酒與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

如果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中,你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

幾乎在任何組織裡,都存在幾個難弄的人物,

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

他們到處搬弄是非,傳播流言、破壞組織內部的和諧。

最糟糕的是,他們像果箱裡的爛蘋果,如果你不及時處理,

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裡其它蘋果也弄爛,

「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

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

而一個人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

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

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壞者能力非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

破壞總比建設容易。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製作的陶瓷器,

一頭驢子一秒鐘就能毀壞掉。如果擁有再多的能工巧匠,

也不會有多少像樣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組織裡有這樣的一頭驢子,

你應該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無力這樣做,你就應該把它拴起來。





八、水桶定律



水桶定律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完全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這就是說任何一個組織都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

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決定了整個組織的水平。



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質部分往往又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水桶定律」與「酒與污水定律」不同,後者討論的是組織中的破壞力量,

而「最短的木板」卻是組織中有用的幾個部分,

只不過比其它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們當成爛蘋果扔掉。

強弱只是相對而言的,無法消除。問題在於你容忍這種弱點到什麼程度。

如果它嚴重到成為阻礙工作的瓶頸,就不得不有所動作。



如果你在一個組織中,你應該:



1、確保你不是最薄弱的部分;



2、避免或減少這一薄弱環節對你成功的影響;



3、如果不幸,你正處在這一環節中,

你還可以採取有效的方法改進,或者轉職去謀另一份工作。





九、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許多組織對待初出茅廬者的一種管理方法,

初學者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或打雜跑腿的工作),

澆上一頭大糞(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

任其自生自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一段「蘑菇」的經歷,但這不一定是什麼壞事,

尤其是當一切都剛剛開始的時候,當上幾天「蘑菇」,

能夠消除我們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讓我們更加接近現實,

看問題也更加實際,而對一個組織而言,一般地新進的人員都是一視同仁,

從起薪到工作都不會有大的差別。無論你是多麼優秀的人才,

在剛開始的時候都只能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

「蘑菇」的經歷對於成長中的年輕人來說,就像蠶繭,是羽化前必須經歷的一步。

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過生命中的這一段,從中盡可能吸取經驗,

成熟起來,並樹立良好的值得信賴的個人形象,

是每個剛入社會的年輕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十、奧卡姆剃刀定律



如果你認為只有焦頭爛額、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麼,你錯了。



事情總是朝著複雜的方向發展,複雜會造成浪費,而效能則來自於單純。

在你做過的事情中可能絕大部分是毫無意義的,

真正有效的活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們通常隱含於繁雜的事物中。

找到關鍵的部分,去掉多餘的活動,成功並不那麼複雜。



奧卡姆剃刀: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12世紀,英國奧卡姆的威廉對無休無止的關於「共相」、「本質」

之類的爭吵感到厭倦,主張唯名論,只承認確實存在的東西,

認為那些空洞無物的普遍性要領都是無用的累贅,應當被無情地「剃除」。

他主張,「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就是常說的「奧卡姆剃刀」。

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脅,被認為是異端邪說,威廉本人也受到傷害。

然而,這並未損害這把刀的鋒利,相反,經過數百年越來越快,

並早已超越了原來狹窄的領域而具有廣泛的、豐富的、深刻的意義。



奧卡姆剃刀定律在企業管理中可進一步深化為簡單與複雜定律:

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

這個定律要求,我們在處理事情時,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實質,

把握主流,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尤其要順應自然,

不要把事情人為地複雜化,這樣才能把事情處理好。





十一、二八法則



你所完成的工作裡80%的成果,來自於你20%的付出;而80%的付出,只換來20%的成果





十二、錢的問題



當某人告訴你:「不是錢,而是原則問題」時,十有八九就是錢的問題。

照一般的說法,金錢是價值的尺度,交換的媒介,財富的貯藏。

但是這種說法忽略了它的另一面,它令人陶醉、令人瘋狂、令人激動的一面,

也撇開了愛錢的心理不談。馬克思說,金錢是「人情的離心力」,就是指這一方面而言。



關於金錢的本質、作用和功過,從古到今,

人們已經留下了無數精闢深刻的格言和妙語。

我們常會看到,人們為錢而興奮,努力賺錢,用財富的畫面挑逗自己。

金錢對世界的秩序以及我們的生活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廣泛的,

這種影響有時是潛在的,我們往往意識不到它的作用如此巨大,

然而奇妙的是:它完全是人類自己創造的。

致富的驅動力並不是起源於生物學上的需要,

動物生活中也找不到任何相同的現象。它不能順應基本的目標,

不能滿足根本的需求- --的確,「致富」的定義就是獲得超過自己需要的東西。

然而這個看起來漫無目標的驅動力卻是人類最強大的力量,

人類為金錢而互相傷害,遠超過其他原因。

Saturday, March 7, 2009

鳥事


來源: 林務局網站--冠羽畫眉

因為剛好爸媽都是植物園志工,又剛好這次的主講人是姊姊之前的指導教授袁老師,於是就一起跟志工們一起進入鳥類的世界。其實我很慶幸我放棄看中華隊的比賽而做了這個決定去聽課(我發誓在中華隊沒有正常水準的二壘手及大聯盟水準的投手來比賽之前我都不會再看了),善用時間並又增長了一些知識。
台灣是個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的地方,在鳥類的世界是因為地理位置是處在一個舊大陸及島嶼交會的地方而成為物種交會及遷徙的中繼站。世界大概有9000多種而臺灣就有450-500種左右。(16種特有,69種特有亞種,350種候鳥),密度是很高的。
不過這次有知道了很多有趣的知識:

1. 鴛鴦在美國叫做wood duck,只會住在天然的樹洞裡,所以棲地破壞的話,對他們的族群傷害 很大,因此美國會製作天然的鳥屋給他們使用。接下來是"只羨鴛鴦不羨仙"這句話。雖然是一夫一妻,但是只限於那一段交配時期。下一段的求偶期幾乎一定都會離婚換配偶,但這麼做是為求基因的多樣增加生存的可能。但是深入研究便發現,就算有元配,而生了一窩四個蛋,而至少會有一顆蛋是綠帽子的蛋,這可能一般人無法接受的。所以我們可以說諺語說錯了嗎?錯,當老師在大學問學生這件事情時,大家都說這樣的生活還真的還適合現代的生活,能夠常常換配偶,又可以包容戴綠帽事件,那真的是羨煞人的一件好事吧。

2. 為什麼鳥類的世界大部分都是雄鳥比較漂亮?其實在動物的世界當女生最好,因為在他們的世界是女生挑男生,所以男生為了要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只好把自己變漂亮及獻殷勤,但是另一方面卻增加了自己被天敵發現的危險。因此相對來說當女生是比較安全,而且往往體型及營養都較多。男生就必須在要變的比較漂亮還是比較容易被吃掉(天擇,性擇)裡面去做選擇了。

3. 溪邊的鳥兒像是鉛色水鶇,小剪尾等為什麼都會在停下來的時候擺動尾巴?其實主要是因為水聲太大,為了讓同伴看到自己或是傳遞訊息,因此便使用肢體語言,但其實他們都是會叫且聲音都還不錯的。此種情形在每洲的一些蛙類也可以發現會像童軍打旗語一樣使用舉掌傳遞訊息給同類。

4. 在野外會聽到藪鳥的對唱,是像採茶歌一般增加配偶的感情,還是在釣馬子呢?經過調查發現不單純是for territory alarm,通常都是雄鳥先叫,而且都叫了幾次之後,雌鳥才不甘願的回答,尤其在越茂密的樹林叫的次數越密集。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男生怕老婆討客兄而打手機查勤。再次證明鳥類是個男人弱勢的社會。

5. 最近都有東方白鸛,丹頂鶴在台灣,或是雄鷹在低海拔出現這樣的迷鳥出現,其實他們也不是真的很喜歡那個地方,不過就真的是迷路而過來的。通常這種鳥都是亞成鳥(也就是teenage的年輕人)雖然基因告訴他們要移動,卻沒有足夠的經驗指引正確的方向,也就是所謂的"菜鳥"。所以每當發現這樣的情況也不知道該不該興奮,因為看到的其實是個糊塗蛋。但也許就因為這樣的迷糊才可愛,給了我們許多的驚喜不是嗎。

6. 最後一個就是老師認定全世界最可愛的鳥-冠羽畫眉(因為他是老師最深入研究的鳥),他們的生存方式也許會給未來的人類社會多一點啟示。(因為之前有個美國很著名的學者目前也用這隻鳥的生活方式跟很著名的社會學家共同研究人類未來社會的藍圖)。重點是舊觀念的生存概念都是以競爭為主(商場策略),但是冠羽畫眉是採用niche segregation的方式把餅做大,在同一塊生存區域中儘量不與別的物種競爭,而採分享及專注自己的領域即可。在育雛方面可以陌生的幾對夫妻共同築巢,捕食,警戒。對大家都好而且工作量減少,資源多或是較優勢的個體一樣還是會提供機會給較弱勢的個體成長,對大家都有好處。最後,用畫眉鳥的比喻做結,志工們雖然大家都是陌生人,之後也是教育陌生人,雖沒有直皆影響自己的後代,但是因為對社有會有正面的影響,還是直得鼓勵。

自己的感想是,突然發現鳥真的是很可愛的動物,演化的過程中讓他們有了這麼多特殊的生理構造和生活習性。人類的社會還是充滿了貪婪和仇恨,或許真的該多研究並動物學習。要是有錢買一個高級一點的鏡頭,就可以來好好賞鳥並拍鳥了。

Friday, March 6, 2009

簡單做料理 - 布朗尼蛋糕 Brownie

雖然不是第一次做布朗尼,但是因為之前都是跟姊姊一起做,第一次一個人做還真的有點手忙腳亂。雖然已經在心裡run過好幾遍,真的在做的時候,還是很懷念阿姊在台北的時光。

這是參考PTT 庫克版的達人作法,但因為不喜歡吃太甜,奶油和糖都有減量過。可以烤兩大塊,一人以小塊的話十幾個人吃應該是沒問題。成果真的不錯,大家可以試試看。也順便感謝嵐嵐的香草糖,非常方便使用。

材料
苦甜巧克力 150g
無鹽奶油 150g
細砂糖 80g
可可粉 20g
低筋麵粉 180g
泡打粉 1/2小匙
小蘇打粉 1/4小匙
核桃 60g (這次用松子)
全蛋 2
牛奶 30g

香草精 (可有可無)


作法:
1. 苦甜巧克力隔水加熱融化後備用 (Tip:用微波爐最小的加熱十分鐘)

2. 無鹽奶油+糖隔水加熱融化後 (Tip: 還是用微波爐處理),加入可可粉以及融化的苦甜巧克力拌勻
3.
全蛋分兩次加入後拌勻
4.
先加入剩餘粉類的三分之一,再加入牛奶拌勻 (Tip: 絕對不行一次全加,會非常難和勻)
5. 剩下粉類加入
6.
倒入模型,抹平表面灑上事先烤香的核桃 (松子)
7. 200
度烤30分鐘


---------------------

後記:

1. 火候掌控很重要,如果是上下兩層的烤箱記得中間要替換位置,時間到後戳戳看若是沒有全熟要繼續烤。

2. 發粉不要太多,否則會過於蓬鬆

3. 收拾器具的時候用熱水清洗,巧克力才容易洗掉

Saturday, February 28, 2009

AIESEC的暑期實習

http://www.aiesec.org.tw/
剛看到這個消息覺得好像不錯
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填滿我出國前的空缺
加上我又是愛旅行的人
待我來問問朋友看看可行不可行, 值不值得
重點是我要趕快再好好考一次iBT
達到105的話一切都好說了~:p

Friday, February 27, 2009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offer

One day comes two!! Really thrilled!!
I think it's time for me to deeply valauate each program and decide whcih offer I should take beforehand. These two are really good offers, though, keeping waitting for the others.

1. MSc in Marketing Management - Aston University
2. MSc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
Dear Mr Chung-Ming Wang

Diploma in Marketing Management Full Time 2009/10

We thank you for applying to the MSc Postgraduate programme, you have made a wise choice! I am pleased to offer you a conditional place as a full time student at Aston Business School commencing in September 2009 to study the Diploma in Marketing Management Full Time.
This offer is conditional upon the following entry requirement(s):
~~~~
Please accept this email as your formal offer. Please note the offer letter cannot be used to obtain a student visa. When you accept your place at Aston Business School we will send you a formal letter by post which you can then use to obtain your student visa.

You have until 6 April 2009 to confirm acceptance of your offer.

Your £1000 deposit will secure your place on the course. It is fully credited against the course tuition fees and it is non-refundable except where you fail to meet any condition(s) we have set or you are unsuccessful in obtaining a visa, if one is required. For candidates who fail to meet conditions, an administration fee of £50 is retained by the university.

After that time, if we do not hear from you, the offer will lapse and the place will be re-allocated to another candidate. However, if for any reason you require additional time to respond, then please contact us before your offer expires, as we may be able to make arrangements to keep your offer open.

For non UK students there will be an orientation programmes which you must attend along with an enrolment week which is compulsory for all students to attend. Full details of the programme will be forwarded to you in due course. It is essential that you attend orientation (For non UK students or students that have not attended a university in the UK before) and enrolment.(for all students) so that we can provide you with all the necessary doc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that is required for you to make a successful start to your studies at Aston Business School.


The MSc course commences on 5th October for all students, after the enrolment week.

Please note that you have been classified as an overseas student (non EU countries) for fee-paying purpose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you have supplied in your application.

Tuition fees for the 2009/0 academic year are £13600.

Aston Business School is one of only twenty seven business schools worldwide to have achieved triple accreditation from EQUIS, the Association of MBAs and the North American based AACSB, ensuring our academic programmes are recognised by employers around the world. In addition to these prestigious accreditations Aston also performs consistently well in key rankings and league tables. In 2008 The Financial Times Masters in Management ranking placed Aston Masters programmes 3rd in the UK and 18th in Europe. It also ranked us number 1 in Europe for career progression and Marketing. With official top ratings of 5 for Research Quality and 24/24 for Teaching Quality, places at Aston are in great demand.

Please note we will be not be able to create an acceptance letter until we have received your passport number, th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w passport procedures further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at www.ukba.homeoffice.gov.uk, and all acceptance documents along with 2 passport sized photographs.

Please also note all documents will be checked and verified and any false documentation submitted will result in the offer being withdrawn and the full deposit will be retained by the university.

----------------------------------------------------------------------
Dear Mr Chung-Ming Wang,

We are delighted to inform you that we wish to offer you a place on the M.Sc. (Taugh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ogramme, and official confirmation with full details of the offer is being posted to you today. To accept our offer you will need to complete and return the Acceptance Form that will be included in your offer pack.

Sunday, February 22, 2009

不簡單做料理 - Goulash (台式匈牙利燉牛肉)

其實說不簡單只是相對於時間來說
畢竟一個人要切要炒要悶再顧火加東西再加洗廚具真的是很辛苦
雖然成果自己不是很滿意
但是口味不挑的家人們還是很愛吃
推薦給大家
不過因為本人很不喜歡邊做邊拍只成呈現成果
我也是參考這兩位賢慧的主廚的食譜所做的

松露玫瑰 -「學做菜」Goulash (匈牙利燉牛肉)

黃色小客廳 - 匈牙利燉牛肉

<材料>
牛肋條 500g (推薦用其他種的牛肉像是稍微便宜一些的像是牛肩肉或是牛腱肉,因為肋條原本就已經很軟了不太需要再燉很久, 不過喜歡高級口感的人還是可以使用)
洋蔥 2顆
白蘿蔔 1根
紅蘿蔔 1根
西芹 3大根
甜椒 2個
黃瓜 1條
大蒜 4瓣
香菜莖 少許
水或高湯 (自行調配,想煮出醬的感覺的水最好低於蔬菜)
紅酒 1杯
蕃茄 6個 (也推薦用番茄糊和些許番茄醬)
麵粉 少許
月桂葉 3片
茴香籽 幾粒
百里香 些許
甜椒粉 2大匙
辣椒粉 1小匙
橄欖油

黑胡椒

<作法>
1. 所有材料先切塊,牛肉切塊後用鹽,胡椒,和橄欖油先抓一下
2. 煎牛肉,待表面焦黃後取出
3. 炒洋蔥,和甜椒
4. 在做前面這些事情之前可以先熬蕃茄高湯(也可使用番茄糊或是再加些番茄醬,我喜歡很多番茄,因為那酸酸的感覺真的很美味)
5. 將炒好的3放入番茄高湯中
6. 白蘿蔔,紅蘿蔔,西芹和牛肉也都進高湯
7. 滾約30分鐘之後,放入香料
8. 20分之後放紅酒(別太早放,因為酒味的香醇味會跑掉)
9. 在煮至確認所有料都軟爛之後,放入小黃瓜(因為容易變黃)
10.準備起鍋, 想吃醬型的可以灑些麵粉使濃稠, 並放入些香菜



--
後記:
其實很像紅酒燉牛肉, 分不清大的差別在哪裡, 不過聽說用柏根地燉的話最道地
然後也可以吃的時候配剩下的紅酒佐餐或是吃的時候再加些紅酒進去都非常搭
這一次煮的水太多, 變成兩鍋, 跟平常煮的德國香腸番茄羅宋湯很像, 但好處是可以吃好幾餐, 所以再加熱時也順便再把料煮爛
這次煮的不漂亮, 但算可口, 下次再努力

如果真的出國唸書之後

早上聽了陳文茜的分享
趕快來po一下感想
畢竟她也是我一直很敬佩的一個人
對於多領域知識的廣泛和深入的確使她成為一個非常具有魅力的一個女生
我其實也是對知識非常渴望的
但只是放空自己的時間比較多~:p
anyway, let summarize some points:

1. 年輕人要多往外走, 最好有國外的生活及工作經驗, 現在正是時候, 因為很多國家正在破產當中
2. 具有跨領域的思考能力, 最好不要只有一項專長, 可以參考大前研一的新書 π型人
3. 留學不是為了學位, 學到知識最重要, 像她自己就修了很多不相關的課好像會讓她無法畢業一樣

以上, 大概又給了我ㄧ些想法
我是跨領域的人, 目前也正走上這條路,語言是我的武器,但知識才是我的根基
就算最後國內的研究所也有考上,應該還是選擇出國吧
出國以後會想盡一切辦法看是否留在國外工作或是繼續求學
The New School 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 在當初二戰的時候由愛因斯坦捐助收留許多德國大師級教授的學校,在研究社會學和哲學領域上,相信可以成就這個領域的深度
不管未來會做什麼,我相信能帶給我的思考力絕對是 be different的



Wednesday, February 18, 2009

The Fisrt Offer

其實收到這個offer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過因為還在等其他的學校,所以其實不算是很興奮. 不過其實對我來說應該也算是一個不錯的backup了. 學校的ranking也不算太差,前兩年的也還有到12th的位置. 算是已經妥協很多了,從當初堅持的MBA到MA or MS, 也許人生的路還會再繞但至少我覺得目前能前往UK算是個不錯的選擇(環境及匯率及歐洲旅遊種種因素的考量下). 感謝Kiku的開導讓我不再stick to MBA的迷思. 學習都是看自己吧,我想只要學校和教授不太差,其他的就是自己的積極度吧.

我還不確定自己最後會不會選擇出國,不過至少可以開始存英鎊了~~XD

---------------------------------------------------------------------------------------------------------

Dear Chung-Ming Wang,

Student Reference Number :XXXXXXXX

Thank you for your application for the MA Asia Pacific Business degree here at Royal Holloway. I am pleased to tell you that we will be making you a conditional offer based on you obtaining 6.5 overall in IELTS, with 7.0 in writing. The course starts on September 21st 2009 and the mode of attendance is full-time. We will send you a confirmation letter of this offer very soon for your records.

I hope you will consider and accept our offer and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further questions with regards to your application or the admissions procedure here are Royal Holloway.

We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would keep us up to date with any changes to your contact details, e.g. postal address, to ensure that you do not miss out on any vital information about your application.